這只酒是去年從大潤發賣場購入的,算是我在賣場購入單瓶最高價的酒款,它是一只法國 1855 年評級時列為第三級的列級酒莊,在國內葡萄酒大師 林裕森老師的「城堡裡的佳釀」一書中有以兩個頁面的專文介紹,位列 Margaux 瑪歌村酒區名莊介紹的第一位。
因為,接到中壢酒友 灝哥的酒聚邀約,他預告要帶一只 波爾多右岸 聖愛美濃列級酒莊的作品來跟大家分享,我也趁此機會帶上 Chateau Ferriere 2009 前往一聚,讓大伙一塊品鑑一下 波爾多左右岸級數酒的風格差異。有趣的是,到了酒聚的咖啡館發現 梁課長居然帶了一瓶美國 那帕名莊 Provenance Vineyards 普羅倫斯酒莊 的 Merlot 梅洛單品。
早期,台灣葡萄酒業在介紹 法國 波爾多 葡萄酒風格時,習慣以 波爾多 當地由東南往西北橫貫整個酒區的 Gironde 吉隆特河 為分界線,將 Medoc 梅鐸 與 Grave 格拉夫 歸類為「左岸」風格,而 Saint-Emillon 聖愛美濃 與 Pomerol 波美候 則劃歸為「右岸」風格。因為早期分屬 Gironde 吉隆特河 兩岸的酒莊除了葡萄混釀的慣性手法不同外,經銷出口的通路體系也不同 !!!
左岸的官方列級酒莊 Grand Cru Classe 稱號,早在西元 1855 年就由拿破崙皇帝下令評選而確立,這份涵蓋五個級數共 61 間酒莊的名單,近 160 年來幾乎沒有什麼異動。而 Chateau Ferriere 費依耶堡 從西元 1855 年起,就是位列官方評級的三級酒莊,同時也是目前列級酒莊中最小的一間,葡萄園總面積僅十公頃 ( 最近的官網資料則擴增至十八公頃 )。
Chateau Ferriere 費依耶堡 創立於 Gabriel Ferriere 先生之手,有百餘年的歲月莊園都是 Ferriere 費依耶 家族的物業,直到西元 1914 年才被出售。之後,莊園幾經轉手,接近破敗的局面。因為沒有實際可供釀酒的建築物,有很長一段時間,Chateau Ferriere 費依耶堡 的酒品是租借 Lascombes 酒莊的場地與設備來生產酒品,葡萄園面積也荒癈萎縮到僅剩下四公頃不到 !!!
西元 1988 年,Villars 家族入主 Chateau Ferriere 費依耶堡 後,終於讓這座蒙塵的三級列級酒莊有了重生的契機。西元 2000 年,Villars 家族進行家產分配,現任莊主 Claire Villars 克萊兒女士獲得 Chateau Ferriere 費依耶堡、Chateau La Gurgue 古閣堡 與 Chateau Haut Bages Liberal 歐貝力歐堡,而莊主的妹妹 Celine Villars 賽琳 則取得「中級酒莊」的一等名莊 Chateau Chasse Spleen 解憂堡。
Chateau Ferriere 費依耶堡 的官網有中文頁面,而且中文的翻譯十分流暢,對葡萄酒有興趣的酒友十分方便閱讀,想了解更多可參考 ~~~
Chateau Ferriere 費依耶堡 的中文官網連結
按官網的生產履歷顯示,葡萄採收後以 25~27 度溫浸皮發酵十七到二十五天,發酵期間每天進行兩次的打漿淋汁,有經過乳酸發酵,橡木桶熟成十八個月,其中有 40% 是全新桶。葡萄混釀比例為 58 % cabernet sauvignon、38 % merlot、4 % cabernet franc,葡萄樹平均年齡為 45 歲。
拔出的酒塞是品質極佳,較一般木塞略長的原生型軟木塞。倒出的酒色是深濃的紫紅色,偏紅,幾近不透光的深遂。初始的酒香是森林苔蘚的草本氣息,有時會有酒友形容成「臭水溝」味,晃杯後則會聞到酸紅櫻桃的香氣,偶爾會聞到燒烤肉串的氣味。
酒液入口的酸感明顯,有酸櫻桃與紅色莓果交錯的滋味,單寧厚實細緻且具顆粒感,酒體略顯單薄,尤其是在後頭接著喝 聖愛美濃的 Chateau Bellefont-Belcier 時,會更加比較出兩者在酒體厚實度上的差異。
還記得,在看林裕森老師的「城堡裡的佳釀」一書中,關於 Chateau Ferriere 費里耶堡曾有一段文字寫道 :「莊主 克蕾兒的妹妹 賽琳在分家時分到 解憂堡。論名氣,克蕾兒分到的三家酒莊都比不上 解憂堡,但卻更具有發展濳力 ... 」
我當時看了這段文字不是很明白 林裕森老師要表達的意思,因為莊主 克蕾兒 分到的三間酒莊中,有兩間是 1855 年的列級酒莊,而 解憂堡僅只是「中級酒莊」的頭銜而巳,怎會三間酒莊卻比不上一座「中級酒莊」呢 !!!
直到當日一飲之後,才晃然大悟 林裕森老師的言中意 !!!
關於右岸的列級酒莊 Chateau Bellefont-Belcier 品飲報告文,可參考 ~~~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